《民国风度》:一本挺敢写的书

203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5-29 12:11:05    

现在工作的单位有好几位老领导,其中有一位老领导作为第一届恢复高考的大学生,在北京一所高校当过好几年老师,后来又转战到了铁路部门从事国际铁路联运方面的工作,可谓是技术+管理型的人才!

那天与老领导吃饭时,不知怎么聊起了如今大学的学术风气,也是唏嘘不已。他讲当年导师对他的严格要求,但也把他当亲儿子般带着做课题、出差调研;他讲当年一句话就敢怼得学校的行政领导不敢乱安排课,不敢要求老师做和教授课业有关的其他工作;但他也忍不住聊起,其实很喜欢高校的学术氛围,当年为什么选择离开学校去了企业,因为学校的“长官化”、“行政化”的风气越来越浓,而在更早些年,老师就好好讲课,完全不用受制于这些让人糟心的事情。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看了一本书,两相对比,更是引人唏嘘。这本书就是徐百柯的《民国风度 》。

这是一本挺敢写的书,起码在我看来是如此。

毕竟探讨民国时那批学人的风骨、气度、胸襟与精神,不是这本书的专利,但敢于直刺一些对学人不公的评价,还有在缅怀的同时对当前的大学制度提出的切中要害的思考,在我读过的书中还是挺少见的。

相比《九个人》、《南渡北归》这些书而言,《民国风度》这本似乎略显单薄了一点,这也是有些读者不喜它的原因。但对于我来说,《九个人》确实带来很大心灵上的震颤与共鸣,但像《南渡北归》这样的大部头,没有足够的精力和专注力,会是一本久久也读不完的书。

曾经写过一篇关于《九个人》这本书看后的感慨:

跨越时空的对话,致敬那些浩劫中永存的风骨

如果时间有限,就很推荐《民国风度》,毕竟这本来就是徐百柯先生在《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上长达两年的“钩沉”专栏文章合集,聚焦于给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立人物小传。

每篇的篇幅都控制在1600字左右,自然不能述说一个知识分子那么光灿又复杂的一生。但读这本书,会把你带向那个时代,那个再也回不去的时代,那些永远无法复制的大师。

有些学人的故事你可能早已耳熟能详,像金岳霖、刘文典等先生,但在徐百柯细致而有耐心的刻画下,那些从未知晓姓名或是只耳闻过名字的名士们,他们曾经那样守护、在意,又秉持着现代人可能已经浑然不觉的精神与风骨。

正如作者自己在后记中所写:

“我的短文的任务,只是向不知道他们名字的读者提出这些名字,以对抗遗忘;或者向知道他们名字,但存有固定偏见的读者呈现他们身上更多元的面貌,以对抗遮蔽。”

像始终未能设立成功的“李济考古奖学金”,为什么设立不了?

像上百名学者联名呼吁才最终落成,却始终偏置在一个简陋门厅里的叶企孙教授铜像。

如果你不知道叶企孙先生,那这些名字你肯定听过,中国核武器奠基人王淦昌,还有著名的“三钱“:钱三强、钱学森、钱伟长,还有如今仍活跃在科学舞台上的物理学家杨振宁,都要感谢叶企孙教授的栽培。

像永远在校史上处于尴尬地位的曾经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北大校长蒋梦麟,正如作者所叹,“一校之长,今安在?”

还有那些曾经绝对有资格作为近代以来各学科在中国奠基人的学者们,却有很多我们连姓名都不曾知晓。

《民国风度》不写全人,不写达人,只着重于这些人的不为人知,细微而重要之处,如果看到特别感兴趣的大师,可以再去探究而深入了解,挺好的。

相关文章

杀猪盘诈骗最佳解决方法(深陷杀猪盘?别慌!自救指南让你摆脱韭菜命运!)

2025-05-01 01:33:19

深圳公积金怎么全部取出(在深圳缺钱,自己的社保和公积金账户的钱能取出来吗?)

2025-05-01 01:09:31

安徽省公务员报名流程和步骤(2024年安徽省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流程)

2025-04-30 05:05:53

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是多少(发生车祸时要拨打3个电话,交警:一定不要因为错误顺序而吃大亏)

2025-04-30 03:13:02

银行利率怎么算(2024银行利息一览表大额存单)

2025-04-30 02:02:14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完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2025-04-30 00:47:24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全文(【普法宣传】《社会保险法》全文)

2025-04-30 00:21:21

高铁票几点开始放票(12306购票攻略:掌握每日放票时间)

2025-04-29 03:43:47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全文(普法专期‖畜牧养殖环境保护)

2025-04-29 01:57:03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20强制性条文)

2025-04-29 00:3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