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什么要选在"秋后问斩"?

824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3-10 07:20:45    

在古代犯了错的人会有各种各样的刑法,最严重的就是斩首了,我们却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秋后问斩。那么秋后问斩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古代判犯人死刑却不着急处死犯人,非要等到秋冬时节呢?

古时候,由于科学文化的落后,人们不能正确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某些现象,认为在人类和自然界万事万物之外存在着一个能支配万物的造世主。灾害、瘟疫、祥瑞、丰年都是上天赐予的,因而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必须符合天意。设官、立制不仅要与天意相和谐,刑杀、赦免也不能与天意相违背。春夏是万物滋育生长的季节,秋冬是肃杀蛰藏的季节,古人认为,这是宇宙的秩序和法则,人间的司法也应当适应天意,顺乎四时。"秋后问斩"这一词最早来自于《礼记·月令》一书,书中有记载:"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意思是秋风到的时候,白露霜降,寒蝉鸣叫,老鹰会用自己捉到的小鸟去祭天,这时候就要开始行杀戮之事,也就是可以对犯人行刑了。历史上第一次记录秋冬行刑的事件是在《左传》中,《左传·襄公》中说:"刑以秋冬"这也为历史上最早实施秋冬行刑的时间做出了论证。

  而对于秋冬时节行刑的准确时候,古人大都选择在秋分之后,主要是受汉朝时大儒董仲舒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所影响。两汉是秋冬行刑制的形成时期。汉朝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四时之副》中明确提出:"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秋冬行刑在汉代司法执行中相当严格,不分轻罪与重罪、轻刑与死刑,皆于秋冬断狱行刑。王既然是上天选定的,那么他的庆、赏、罚、刑这四种行为做法就要与四季相适应,春天举行庆典,夏季进行赏赐,秋天实施处罚,冬天要行刑。况且秋冬是树木凋零,万物凋谢的时节,象征肃杀,对犯人行刑符合天地肃杀之感,所以秋冬行刑最好不过了。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受到汉朝帝王的追捧,在汉朝形成特定的制度,在《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汉章帝下诏称:"王者生杀,宜顺时气。"后来将行刑时间改为冬初一个月的时间,而后世也大都实施"秋后问斩"的做法大部分都是由汉朝而来。

  唐律在继承"则天立法"之外,还对罪行的严重程度加以区分,规定"从立春至秋分,不得奏决死刑。违者,徒一年。若犯恶逆以上,及奴婢、部曲杀主者,不拘此令",并不是绝对的秋冬行刑。

  明清的秋冬行刑制进一步演变为朝审、秋审制度。明确将处决重囚的时间规定在每年的霜降之后,顺应天地肃杀之气。据《明史·刑法志》载"令第岁霜降后,三法司同公、侯、伯会审重囚,谓之朝审,历赣遂遵行之。"

可为什么秋冬行刑要选在秋分之后呢?这主要是秋分的时候古代帝王要实行祭月这一活动,根据《礼记》所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春朝日,夕照月,在古代祭祀日月与祭祀天地一样重要,所以在祭祀月亮活动之前,不能实施刑罚,否则祭月活动之前就大肆实施血腥活动,不利于国泰民安。不过历朝历代虽然大都在这个时间段对犯人行刑,但也大都有自己的变通之处。

   秋冬行刑制能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两千年之久,必然有其存在的价值。春祭,夏赏,秋罚,冬刑,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活动,四时节令,古人也都明白适时而动、尊重自然规律的道理,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相关文章

安徽省公务员报名流程和步骤(2024年安徽省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流程)

2025-04-30 05:05:53

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是多少(发生车祸时要拨打3个电话,交警:一定不要因为错误顺序而吃大亏)

2025-04-30 03:13:02

银行利率怎么算(2024银行利息一览表大额存单)

2025-04-30 02:02:14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完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2025-04-30 00:47:24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全文(【普法宣传】《社会保险法》全文)

2025-04-30 00:21:21

高铁票几点开始放票(12306购票攻略:掌握每日放票时间)

2025-04-29 03:43:47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全文(普法专期‖畜牧养殖环境保护)

2025-04-29 01:57:03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20强制性条文)

2025-04-29 00:30:53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属于劳动法吗(单位扣发奖金是否违反劳动法?)

2025-04-29 00:20:43

高速应急车道行驶扣几分(高速应急车道换备胎,被扣6分!车主怒了:爆胎了也要继续开?)

2025-04-29 00: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