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肇事逃逸”?什么情形构成“逃逸”呢?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10 10:16:36    

什么是“肇事逃逸”?什么情形构成“逃逸”呢?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交通运输肇事逃逸”指的是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肇事责任主体逃逸是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也就是其明知已有事故发生,主观心态为故意,但为了不履行应尽的义务而从现场逃跑。如果行为人对事故发生毫无知觉,则对其不应认定为肇事逃逸。肇事者是否构成逃逸关键是看其在主观上是否满足两个条件,即逃避救助被害人的法定义务和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

行为人明知或应知自己发生交通事故,装作无事故发生,这是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特殊表现形式,也是主观要件构成的重要补充。当事人须同时具备逃避救助和承担刑责义务的条件才能认定为肇事逃逸,如肇事者撞伤行人后,尽管没有离开交通事故的现场,但是当时没有去实施救助伤者,造成被害人伤情加重直至死亡的后果;或肇事者送被撞伤的行人至医院后,因支付不起高昂的医疗费用而离开医院,仅以具有以上一单一动机的情形是不能认定行为人为肇事逃逸的。在肇事后,有的责任主体的第一反应就是避免被追究和惩罚,罔顾交通秩序也不顾及被害者的安危逃离现场的行为。由此可见,行为人是在其明知逃逸行为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而仍然为之,应是故意而为,但是对被害人不给予救助,对被害人伤亡的结果则是过失的心态。也就是行为人认为他逃逸后被害人可能不会死亡,相信会有人对被害人给予救助或者存有侥幸的心理认为被害人伤势并不重,不至于导致严重危害结果。

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救助被害人的心理,但客观上并不具备救助伤者的能力,这种情况不应该认定行为人为交通肇事逃逸。如果行为人客观上具备救助被害人的能力而主观上不愿意施救,交通事故发生后,不报警也不积极施救被害人,而是选择弃车或者驾车逃跑,将被害人弃于现场或带离现场,这是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构成的客观要件,也是肇事逃逸的显著特征。

相关文章

专做刑事案件的律师有哪些(北京著名律师事务所刑事律师有哪些)

2025-05-11 01:49:42

国内卫浴10大品牌有哪些(卫浴五金十大品牌有哪些)

2025-05-11 01:26:25

墙绘价格一平方多少钱(墙体彩绘,墙绘一平米多少钱?)

2025-05-10 01:10:22

实用又时尚的空间转角书柜设计效果图

2025-05-10 00:48:23

新郎发型做法(新郎的发型该怎么弄 大概在结婚前多久去做发型)

2025-05-09 09:14:38

东易日盛装饰口碑怎么样(东易日盛怎么样?靠不靠谱?)

2025-05-09 08:47:19

联想笔记本的型号有哪些(2024联想最值得购买的三款笔记本电脑)

2025-05-08 02:17:29

橱柜十大品牌排名有哪些(定制橱柜10个有9个被坑!价格值不值看这6点!附十大品牌及价格)

2025-05-08 01:50:01

天蓝色配什么颜色好看?

2025-05-07 02:17:16

工伤骨折赔偿标准一览表(一般工伤骨折赔付多少?看后秒懂)

2025-05-07 00:4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