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一、知识框架:
1、基础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经典研究学派与财务报表分析、市场基础学派与财务报表分析、实证会计研究与财务报表分析。
二、分析框架:
2.1、报表造假与识别。
2.2、报表分析逻辑切入点。
2.3、报表分析逻辑框架。
三、报表分析重点:
3.1、资产分析、
3.2、负债股东权益、
3.3、收入分析、
3.4、成本费用分析、
3.5、现金流量分析。
四、报表分析运用:
4.1、成本领先战略下的报表分析(四川长虹)。
4.2、差异化战略下的报表分析(青岛海尔)。
4.3、投资决策中的报表分析运用。
4.4、信贷决策中的报表分析与运用。
4.5、管理决策中的报表分析与运用。
第一章、财务报表分析理论基础:
1、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后果:利用信息不对称获利、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2、有效市场假说与报表分析:市场有效性是相对的。
3、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与报表分析:无风险收益率、市场平均收益率、风险收益率、B系数
4、实证会计理论:三个假说、报表粉饰动机。
第二章、财务报表造假与识别:
2.1、造假动机
2.2、造假类型
2.3、造假手法
2.4造假预警信号与识别
2.5、通化金宝报表造假案例分析
第三、财务报表分析逻辑切入点:三大切入点
3.1、盈利质量:收入质量、利润质量、毛利质量
3.2、资产质量:资产结构、现金含量。
3.3、现金流量:经营性现金流、自由现金流。
第四、财务报表分析逻辑框架: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前景分析
4.1、战略分析: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在不同企业的成功应用举例与分析。
4.2、会计分析:会计信息质量、危险信号识别、消除失真会计信息方法。
4.3、财务分析:财务分析方法:(共同比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现金流量分析法)
经营管理水平指标、长期资产管理水平指标、财务管理水平指标、估价指标的计算。
4.4、前景分析:面向未来的分析,进行财务预测。预测财务报表、
第五、资产分析:
5.1、资产的质量分析、资产含金量分析、资产减值准备分析。
5.2、品牌价值
5.3、资产是否存在洗大澡
5.4、资产中的商誉、无形资产价值。
第六、负债与股东权益分析:
6.1、负债的计量、预计负债、负债价值的变动,报表中负债价值要注意分析的重点、负债的分析误区
6.2、少数股东权益、混合证券
第七、收入分析:
7.1、收入的定义、收入的特征、收入的确认条件与原则。
7.2、收入操纵陷井(透支未来收入、经销商提前购货、开票与延后发货、以丰补歉,储备收入、鱼目混珠伪装收入、张冠李戴确认收入、瞒天过海虚构收入、
7.3、收入操纵的识别: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下的收入确认、收入操纵的预警信号,8点预警信号的关注、改进审计的方法。
第八、成本和费用分析:
8.1、成本费用确信原则、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配比原则、稳健性原则、
8.2、成本费用分析的热点问题、折旧、商誉无形资产的摊销、研发支出、广告促销支出、退休福利费用、环境成本费用、诉讼成本费用。
8.3、价值难以量的的支出确认问题:股票期权的价值确认、
第九、现金流量分析:
9.1、现金流量表的解读、现金流量表结构、现金流量分类、现金流财务指标计算、8个指数的计算。
9.2、现金流量分析的相关理论:生命周期不同对现金流量的不同特征与解读、波士顿矩阵分析法。
9.3、现金流量在财务弹性评价中的运用、指标计算与解读、举例。OPM战略(OPM战略,英文全称Other People's Money,简单的说,就是无偿占用客商的资金,将资金成本转嫁给客商。形象地说,就是拿别人的钱,圆自己的梦。衡量OPM战略是否成功的核心指标是什么?现金周转期,即从购材料到商品销售收回现金的天数。从定义上看,现金周转期越短越好,早收晚付,做时间差。缩短现金周转期,背后的财务逻辑又是什么?看公式:现金周转期=经营周期-应付账款周转期。经营周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即取得存货到销售收回现金的期间。现金转化周期越长,融资需求越大。大多数公司现金转化周期为正数,需要为存货和应收账款融资。)
9.4、现金流量与盈利质量、盈利反应系数、现金流量的价值相关性、业绩的增长与现金流量的增长出现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