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点国学:《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原文及翻译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11 12:31:21    

【原文】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 王建

【注释】

中庭:即庭中,庭院中。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的样子。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见解】

这是一首描写八月十五中秋节,望月思人的诗。地白,指的是月光洒在庭院中,使地面的一片洁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仅仅地白二字便创设了一个凄清的环境,这时诗人又突然听到远处鸦雀回巢。夜很深了,又十分寂静,因为鸟儿都已经回巢休息。而诗人还是没有睡去,静静的,静静的望着中秋的明月,看着凄婉的月光,洒满空旷的庭院,听着鸟雀回巢与亲人团聚,就好像其他的人啊,也因着中秋佳节,与故友亲人久别重逢,反衬着自己只能静静的看着,听着,羡慕着。各中滋味,怎一愁字了得!

下一句诗人的目光的陡然拉近,好像是不忍再看鸟雀回巢万家团圆的场景,却又看到桂花渐渐的,无声的被中秋冰冷的露水浸湿。如果让我们进行大胆的揣摩,桂花被露水所浸湿,那么诗人的内心,是否就如同这桂花一般,悄无声息的被点点愁绪所蚕食,被对友人的思念,一点一点的浸染?愁绪慢慢蔓延开来,诗人的内心也渐渐的凄凉起来,直到,心凉如冰……

第三句,中秋望月的习俗自古便有,中秋节这一天,大家都在举头望着天空中那皎洁的明月。但是,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这里也是一样的,那些合家团圆的人望着秋月,内心自是无比的喜悦与满足。可是诗人呢?诗人孤寂的的望着秋月,内心充满了对朋友的思念。他想,他的朋友也一定跟他一样,孤单的望着秋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诗人痴痴的望着秋月,就好像看见了他的朋友,聊以解怀。

最后一句,从“不知”,“谁”中可以知道,这是一句问句。不知道啊,这中秋的愁绪,落到了谁那。那么这句问句,是疑问句还是反问句?就我拙见,二者皆有。先说疑问,这是诗人向他的友人发问,我在凄清的中秋夜晚里,思念着你。你是否也和我一样,望着皎洁的明月,听着万家团圆,鸟雀归巢,闻着那浓浓的桂花香气,随着那月光的洒落,桂花的飘落,思念着我?再说反问,秋思落在谁那?秋思落在我这。让我们回转目光,再看第二句,盛放的桂花被露水所打湿,常常飘落下来。再让我们想象一下那个场景,凄婉的月光洒在地面,庭中一片洁白,带着冰凉露水的桂花点点飘下,无声的占满了整个庭院。诗人的内心或许也是如此,愁绪一点点的产生,蔓延,充斥着整个内心。这样,整首诗上下关联,浑然一体,宛若天成。

唐代诗论家司空图在《诗品二十四则·含蓄》中写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就我认为,这首诗已经达到了这种境界。诗人并没有进行过多的抒情,仅仅通过几样景物,便表达出了如此丰富内敛的情感。着实是神来之笔。寄情于景,全诗没有写过一个愁字,但是那种淡淡的愁绪却充斥着整首诗。实在是妙哉!

唐代诗论家司空图在《诗品二十四则·含蓄》中写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就我认为,这首诗已经达到了这种境界。诗人并没有进行过多的抒情,仅仅通过几样景物,便表达出了如此丰富内敛的情感。着实是神来之笔。寄情于景,全诗没有写过一个愁字,但是那种淡淡的愁绪却充斥着整首诗。实在是妙哉!

相关文章

珠联璧合形容什么人(成语故事-珠联璧合)

2025-09-14 02:52:48

以言字开头的成语大全(言的成语大全四个字)

2025-09-14 01:17:02

奂的成语有哪些(最易用错的十大成语)

2025-09-13 07:50:41

网络流行语爆肝什么意思(“肝帝”是什么梗?)

2025-09-13 07:43:48

随成语有哪些(一天一个成语:随月读书)

2025-09-12 06:44:12

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是什么意思(《知否》中立身处世的要领)

2025-09-12 03:45:28

众的成语有哪些开头(与“众”有关的四字成语都在这里)

2025-09-11 09:44:11

福原爱老公是哪里人(35岁福原爱:一婚嫁台湾老公江宏杰)

2025-09-11 07:13:21

形容开心快乐的成语都有哪些(小学1-6年级成语大全)

2025-09-10 05:57:57

iphone5s屏幕失灵了怎么办(iPhone 触屏失灵、间歇性响应怎么办?)

2025-09-10 05:2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