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诗词 ‖《丑奴儿 · 书博山道中壁》原文及翻译注释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04 09:31:14    

【诗词学习】《丑奴儿》,词牌名。又名《采桑子》、《丑奴儿令》、《罗敷媚》、《罗敷艳歌》。唐教坊大曲有《杨下采桑》,是兼有歌舞的大曲。南卓《羯鼓录》作《凉下采桑》,属“太簇角”。《丑奴儿》为双调小令,殆就大曲中截取一遍为之。《尊前集》注“羽调”,《张子野词》入“双调”。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三平韵。别有添字格,两结句各添二字,两平韵,一叠韵。

丑奴儿 · 书博山道中壁

【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注释】

⑴丑奴儿:词牌名。

⑵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⑶少年:指年轻的时候。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⑷“为赋”句: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

⑸强(qiǎng):勉强地,硬要。

⑹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⑺欲说还(huán)休:表达的意思可以分为两种:1.男女之间难于启齿的感情。2.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

⑻休:停止。

【译文】

人年少时不明白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吟赋新词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道:“好个凉爽的秋天呀!”

【赏析】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此词通篇言愁,上片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片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全词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构思精巧,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1],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早年与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党”。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抗金归宋,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平定茶商赖文政起事,又创制飞虎军以弹压湖湘。由于他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劾奏,数次起落,最终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宰臣韩侂胄接连起用辛弃疾知绍兴、镇江二府,并征他入朝任枢密都承旨等官,均遭辞免。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抱憾病逝,年六十八。宋恭帝时获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2]。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学写诗词】

《采桑子 · 秋晨梦醒》/己亥年八月初七

帘栊半掩惊新睡,昏梦轻凉,

庭外朝阳,一叶无声落小窗。

浮生几度秋萧瑟,难禁思量,

逝水如常,怕见西风吹雁行。

相关文章

中国门神是哪两个(我国历史上都有过哪些“门神”?)

2025-09-16 01:32:59

急字开头的成语大全集(晋朝成语-急于星火)

2025-09-15 08:42:17

宋真宗的儿子是哪位皇帝(历史上仅仅只有6位仁宗皇帝)

2025-09-15 03:44:46

珠联璧合形容什么人(成语故事-珠联璧合)

2025-09-14 02:52:48

以言字开头的成语大全(言的成语大全四个字)

2025-09-14 01:17:02

奂的成语有哪些(最易用错的十大成语)

2025-09-13 07:50:41

网络流行语爆肝什么意思(“肝帝”是什么梗?)

2025-09-13 07:43:48

随成语有哪些(一天一个成语:随月读书)

2025-09-12 06:44:12

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是什么意思(《知否》中立身处世的要领)

2025-09-12 03:45:28

众的成语有哪些开头(与“众”有关的四字成语都在这里)

2025-09-11 09:4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