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是哪个省哪个城市 :发展全域旅游 推进农旅融合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11 07:45:27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地处皖中,北临巢湖,南近长江,西依大别山脉。近年来,庐江县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融入大合肥、对接沪苏浙”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农旅富民、大美庐江”三大战略,协同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积极探索“乡村运营”新路径,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在政策、供给、市场、品牌等方面,不断整合资源、有机部署、有序推进,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县和长三角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基地。

创新管理,完善政策机制

为凝聚起全域旅游发展的合力,庐江县专门成立县乡村运营工作领导小组、县旅游民宿健康发展领导小组等专项工作组,有力推动全域旅游工作落实。设立县民宿监管服务中心,构建常态化的文旅综合监管机制。成立摄影协会、旅游协会、民宿协会、餐饮烹饪协会等行业协会,行业自律能力明显提升。

“十四五”期间,庐江县明确农旅富民战略,并把文旅产业定位为国民经济重点支柱产业。在县财政预算中单列旅游发展专项资金,2020年至2022年,累计拨付4909.86万元旅游资金用于品牌创建、营销推广等。先后编制并印发全域旅游总体规划、黄陂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两山一湖”旅游开发概念性规划等系列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深度融合,为全域旅游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优化服务,完善供给机制

近年来,庐江县加强旅游道路建设,提升改造汤池大道、环巢湖旅游大道等,开发培育“汤池温泉慢生活风景道”“庐南川藏线”等五条旅游风景道。探索交旅融合新形式,建设21.07公里皖美智慧跑道,并完善智慧驿站、旅游厕所、感应降温喷淋等配套服务设施。构建“一主六副”旅游集散体系,在高铁站建设一级集散中心,在汤池镇、万山镇、冶父山镇等地建设6处二级集散中心。建设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全县2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均建立智慧旅游系统,旅游公共场所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

同时,庐江县不断丰富全域旅游发展引力。岗湾老街、水西门特色商业街入选合肥市特色商业街。“庐南川藏线”串联起矾矿工业遗址、凌安万亩竹海等特色资源,沿线驿站、旅游厕所等服务设施逐步完善。精心打造汤池粉黛西坡等乡村旅游热门打卡点31个,推出精品旅游路线12条。

强化监管,提升品牌影响力

为保障全域旅游秩序安全,庐江县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改“百日行动”、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六十天”专项行动等,全面排查文旅行业安全隐患,保障文旅市场安全有序。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充分发挥12345平台作用,及时受理旅游投诉举报。加强旅游市场监管,规范景区价格收费公示。

塑造全域旅游优质形象对于文旅产业发展十分重要。近年来,庐江县持续举办庐江温泉文化旅游节、瓜果采摘嘉年华、茶文化旅游节等节庆赛事活动。围绕“四季游庐江”主题,策划推出系列文旅融合活动,做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精心制作庐江旅游手绘地图,推出庐江旅游形象标识和旅游吉祥物。培育黄陂湖大闸蟹、白云春毫、庐江小红头等系列旅游商品。

目前,全县已建成精品民宿25家,在建28家,设计建设“恋庐小舍”家庭民宿100多家,在13个村庄试点开展乡村运营,签约400多家企业入驻庐江,已累计实现税收6000余万元。下一步,庐江县将坚持“点轴驱动、精品串联、辐射全域”理念,全面推进“旅游+”“+旅游”,开发温泉康养休闲度假、环湖观光养生、农业生态观光、红色研学、人文风情体验等旅游产品,大力推进乡村运营,不断探索延伸乡村文旅产业链,着力建设文化旅游强县和长三角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基地。


相关文章

杀猪盘诈骗最佳解决方法(深陷杀猪盘?别慌!自救指南让你摆脱韭菜命运!)

2025-05-01 01:33:19

深圳公积金怎么全部取出(在深圳缺钱,自己的社保和公积金账户的钱能取出来吗?)

2025-05-01 01:09:31

安徽省公务员报名流程和步骤(2024年安徽省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流程)

2025-04-30 05:05:53

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是多少(发生车祸时要拨打3个电话,交警:一定不要因为错误顺序而吃大亏)

2025-04-30 03:13:02

银行利率怎么算(2024银行利息一览表大额存单)

2025-04-30 02:02:14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完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2025-04-30 00:47:24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全文(【普法宣传】《社会保险法》全文)

2025-04-30 00:21:21

高铁票几点开始放票(12306购票攻略:掌握每日放票时间)

2025-04-29 03:43:47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全文(普法专期‖畜牧养殖环境保护)

2025-04-29 01:57:03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20强制性条文)

2025-04-29 00:30:53